2015年4月23日上午,由人事处和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北理工教师发展第123期活动在中心教学楼407举行,本次活动是北京理工大学第69期新教师岗前培训第四次面授课程。本次主题为“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的三个主要环节: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主讲人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郭文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常顺英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来自我校16个学院及部门的63位教师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郭老师根据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学习的亲身经历,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郭老师指出“教育面临互联网挑战”,介绍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接着,郭老师介绍了基于不同的教育传播媒介三种典型的教师形象:口传时代教师形象的代表是孔子和苏格拉底;印刷技术盛行时代教师被称为“讲台上的权威”;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室”的概念,教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元。郭老师介绍了传统的教育传播四要素模型,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源和教育交流工具四个要素以及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郭老师认为,这四个要素靠“教学活动”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传播系统。
介绍完背景,郭老师从“教学大纲分析”、“如何设计和编制教学大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了讲解。首先,郭老师展示了多个优秀的教学大纲的例子,包括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教学大纲是拿在手里的“教学合同”,包括课程描述、阅读材料、学习活动、评分标准、学术诚信和教学日程等要素。
接着郭老师讲授了编写教学大纲的方法。编写教学大纲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郭老师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几种模式:ADDER模式、迪克和凯里模型、ASSURE模式,并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类教学目标、技能类教学目标、情感类教学目标),讲述了教学目标陈述的ABCD。郭老师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学习者的参与,教学设计应设计活动让学习者实践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及时获得反馈。学习结束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
郭老师认为教学活动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学活动包括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教学活动设计的要点在于: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练习哪些技能、教学任务、活动方式、活动需要哪些资源以及教学评价的策略等。在线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描述学习、指导、评价和要求、撰写在线教学活动支架。在这一环节,郭老师展示了多个成功的教学活动。
最后,郭老师介绍了教学评估设计。评估的主要类型包括口头表达的评价、作品演示的评价和书面评价。评估量表的设计包括:论文写作的评价量规、口头问答的策略、作品的评价量表和操作技能的评价量表。郭老师重点介绍了网络教学的过程性评估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方案。
课后,郭老师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郭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使得教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教学大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性评价等相关教学知识,对开展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审核:常顺英)